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四库建设 > 课题项目库 > 文章 当前位置: 课题项目库 > 文章

聚合汉江两岸资源 打造襄阳城市客厅 (上)

时间:2019-11-21    点击: 次    来源:襄阳市文化襄阳研究会    作者:朱运海 - 小 + 大

聚合汉江两岸资源 打造襄阳城市客厅

         ——襄阳创建汉水古城全域旅游目的地问题研究


[摘要]:全域旅游是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旨在更好满足人民人民群众在休闲旅游时代对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对于襄阳而言是一次良好的政策机遇,加快了襄阳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进程。一般而言,全域旅游目的地具有“四主两特”的特征。全市范围内来看,现阶段汉江襄阳市区段以襄阳古城为吸引物的一江两岸地区最具有成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潜质。襄阳创建汉水古城全旅游旅游目的地具备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方面的优势和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机遇。为了更好的推进襄阳汉水古城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创建工作,需要做好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加快申遗工作、整合两岸资源、完善旅游产业链、推进夜游产品设计、优化公共服务、重视旅游营销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全域旅游;襄阳;汉江;城市客厅;旅游目的地


一、襄阳创建汉水古城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意义

(一)全域旅游提出的时代背景

全域旅游这一新概念的首次提出于2015年8月的全国工作会议上。根据李金早阐述:“全域旅游指的是以旅游业为作为区域范围内的优势产业,通过全面、系统地优化此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体制机制、文明素质、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生态环境。实现在区域范围内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集成与发展、社会的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2016年2月和11月,原国家旅游局先后公布了两批共计500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2018年3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全域旅游就是“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被选做全域旅游发展的区域一般具有“四主”(区域内有明显旅游主打产品、旅游业可成为区域主体功能、旅游业可成为区域主导产业、旅游业可成为区域主打品牌)和“两特”(旅游资源禀赋特别高、旅游产业覆盖面特别广)的特征[2] 。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不仅是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需要的社会要求。尽管当前我国旅游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但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大量资金、企业不断向旅游行业的涌入,会逐步出现旅游资源过剩,供求不平衡等现象。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期、游客文明素质的提升期、旅游市场秩序的规范期及各类矛盾的凸显期的四期重叠阶段[3]。旅游业正处于一个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发展关键期:首先,景点边际效益有所下降,旅游产业在这个时期十分需要拓展全域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能;其次,出游方式上逐渐散客化,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游客在旅游空间行为上出现全域化特征,所以导致旅游供给的全域化;三是旅游者趋于散客化导致了旅行社和导游核心业务的弱化以及旅游主营业务的质变;第四是旅游核心竞争力从景区竞争到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4]。

(二)旅游目的地及其标准

一般而言,旅游目的地是指旅游者前去旅游的地方。从经营者角度而言,这个地方必须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稳定客源市场、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一般可将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如威尼斯、杭州、三亚)和景区型旅游目的地(如迪斯尼乐园、九寨沟)两种。业界普遍认为,国际上公认的一流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管理机构等四个方面具有以下8条标准:1、全球独特的旅游吸引物。2、很高的国际认知度。3、完善流畅的市场以及集散能力。4、极为便利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5、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6、周密而细致的安全保障。7、极高的游客满意度。8、积极有效的措施和行动[5] 。

(三)全域旅游目的地

与传统的景点型旅游目的地不同,全域旅游目的地是指将众多景点集聚的地方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打造,使其成为一种介于景区型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型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新型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的出现是区域旅游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旅游业提升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6]。通过旅游供给侧的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优质旅游的需要。选择旅游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将旅游业作为其优势产业,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可以实现六个有利于:第一、有利于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的过渡,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求的积极平衡;第二、有利于从孤立的旅游自循环转向开放的“旅游+”,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形成综合新产能;第三、有利于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第四、有利于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形成旅游、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第五、有利于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第六、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在门票问题上要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也要限高,打击景区乱涨价和价格欺骗行为,阻止景点景区门票价格过快上涨,从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阶段走出来[7]。

我们认为襄阳市区段的汉江风光带——以汉江为发展轴,整合沿岸的古隆中、万山、桃花岛、月亮湾公园、建设路21号、米公祠、襄阳古城、岘山、唐城、鹿门山等,是打造以襄阳古城为核心吸引物的城市全域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资源依托。创建医学院古城为核心吸引物的汉水古城全域旅游旅游目的地的好处在于:(1)对于整合、提升沿江各类旅游资源,发展旅游配套产业,形成完善的、广阔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整体效益,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对于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整合、互动,进而促进汉江沿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引擎作用;(3)对于塑造襄阳城市旅游形象,提升襄阳整体旅游品质,打造旅游名片和城市客厅,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襄阳创建汉水古城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可行性

相较于周边的武汉、十堰和宜昌,襄阳旅游多年来一直扮演着旅游过境地的角色。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源禀赋赶不上周边城市,缺乏像武当山、三峡大坝、黄鹤楼这样的高品质的单体旅游资源。第二、以“一城两文化”为代表的襄阳众多具有巨大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化程度太低,优质文化资源未能转化成优质旅游产品。第三、襄阳缺乏一个能够代表襄阳底蕴,起到集城市旅游引爆功能、地标功能和旅游消费承载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增长极。在休闲度假游的时代,襄阳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及强大的交通区位优势,将使襄阳旅游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机遇。

(一)政策优势:汉江开发和文旅游融合发展正当时

汉江流域在历史上是我国西部高原通往中部盆地和东部平原的五大走廊之一,在现在更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一条战略通道[8]。2018年10月18日,国务院网站发布《关于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


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这一批复意味着,襄阳在创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是汉江生态经济带襄阳沿江发展规划中7个专项规划之一。旅游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近10年以来国家层面专门部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文件有两个,其一是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另一个是2017年《国家发改委“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将2009年指导意见中的“深度结合”,转变为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内的“全域融合”:而九大部分中有8个部分都直接或间接的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行了论述,关于“文化”二字的字面表达就有19处之多。这充分体现了以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以旅游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的融合特征。通过对文化的利用优化旅游的品质与内涵;通过对旅游的市场化,产业化来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供给方式,以此帮助更多的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发挥其作用,培育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市场品牌;实现以文化旅,以旅促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旅游消费氛围,推进全域旅游优质发展[9]。旅游业是绿色经济,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流域的山水休闲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先天条件。正在创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襄阳,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具有巨大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通过建设汉江沿岸旅游设施、文化设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将汉江生态带襄阳段建设成为聚集三国文化、汉水文化、古城文化、楚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和休闲体验带,滨江亲水生态经济走廊。实现以文化传承促进襄阳全域旅游经济发展,将汉江临江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从而探索生态产业化路径、实现推进文旅融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恰逢良好的政策机遇[10]。


(二)资源优势:襄阳市优质旅游资源呈沿江分布状态

襄阳市区段汉江从上游的卧龙大桥、长虹桥、汉江一桥、庞公大桥,到下游的东津大桥为参照点,襄城段分别有古隆中、万山解佩渚、襄水、老龙庙、真武山、襄阳古城(包括北街、王府、护城河等)、鱼梁洲、唐城、凤林观、习家池等优质旅游资源。樊城段有月亮湾公园、汉江路老工业区、建设路21号、杜甫巷、建设路98号、沃尔玛商圈、米公祠、柜子城遗址、车桥厂老厂房、友谊街牛肉面、山陕会馆、陈老巷、抚州会馆、小江西会馆、二桥至庞公大桥间的10个码头、水星台、九街十八巷等。这些资源都分布在汉江沿线距离汉江2公里的范围之内。基本体现了襄阳因汉江而兴,沿汉江发展的历史脉络,可将其整体打造成滨江高品质的滨江游憩带,成为展示吸引力是人文的城市客厅。一城两文化旅游资源呈沿江分布状态。最具文化底蕴的襄阳古城,汉水码头、会馆和河街均在汉江边。最能体现襄阳三国文化的岘山、鹿门山隔江对望,汉水文化展示区鱼梁洲是千里汉江上最大的江洲。以汉江及其支流为廊道,以沿江农田、植被为基质,以与汉江毗邻的绿地、湿,地、重要景观点为斑块,构成汉江风光带核心区的“一江串五区,两山栖百村”的网络景观生态格局。汉江襄阳段全长195公里,根据水利工程的梯级开发和上中下游各段的资源特色,初步形成古镇洲滩休闲旅游区、襄樊古城旅游区、楚文化旅游区三个不同特色的旅游功能梯级段。襄阳还是汉水流域中心城市,有着汉水女神等悠久的传说,保存着众多与之相关的文化遗迹,这些都是襄阳拥有悠久深厚历史文化的见证,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三)交通优势:水陆交叉并进的旅游交通网初步形成

襄阳地处中部,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重要交通节点。在铁路方面,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受益于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铁路的建设,使襄阳成为我国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和节点,相对于周边城市赢得了发展先机。高速铁路时代,襄阳落后于省内的武汉10年,但规划中西(安)武(汉)、郑(州)万(州)、蒙华、呼(和浩特)-南(宁)、襄(阳)贵(州)、合(肥)安(康)高铁都将从襄阳通过,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西武高铁的汉十段、郑万高铁郑州至襄阳都将于2019年建成通车,届时襄阳到武汉、郑州的时间将缩短至1-2小时,襄阳至北京也将缩短至4小时。未来襄阳市域内的旅游交通将形成“高铁+高速”的组合方式。这得益于襄阳境内发达的高速公路系统。目前,襄阳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70公里,拥有襄十、襄荆、孝襄、阳魏、襄南、保宜等多条高速公路线,可实现境内铁路、公路交通的精准对接。襄阳还拥有一个一类航空口岸——襄阳刘集机场,并开通了多条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未来将形成远程客源“航空+高速”,中短途客源“高铁+高速”的内外旅游交通大格局。各种交通建设稳步推进,逐渐加大了襄阳旅游的可进入性。高铁即将开通,汉江游轮畅行无阻,滨江大道贯穿全程,水陆交通串联沿岸各大景点。



(四)申遗机遇:汉江沿岸古城和码头正在申报世界遗产

申报世界遗产能让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这无疑是对遗产地的一种正面宣传。随之所树立起来的世界级品牌形象,不仅有利于遗产地的旅游形象迅速提升,还会使区域在进一步旅游营销中处于主动地位——对区域旅游营销具有形象功能、价格策略、产品优化、宣传促销、品牌营销和整体营销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自2014年以来,襄阳重点打造以襄阳古城、三国文化和汉水文化为代表的“一城两文化”文化旅游品牌,经过多年的培育,市场影响日益凸显,已形成了良好的市场认知度和社会口碑。通过襄阳古城和汉江码头的申遗,可以极大的提升襄阳的城市形象和社会知名度。襄阳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这些文化是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基础。申遗成功能使得过去只在省内拥有一定名气的文化遗产,四海皆知。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评审中,襄阳长渠申遗成功,填补了我省世灌溉工程遗产空白。此次申遗不仅展现了襄阳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为襄阳扬名世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此外,襄阳古城,万里茶道等仍在申遗的途中。目前,襄阳的文化旅游业急需要世界遗产这一桂冠,申遗活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市民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可以通过申请的过程提升申遗对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旦汉江沿岸古城和码头申报世界遗产,必将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出一个独属于襄阳的汉江文化旅游品牌,展示襄阳汉江文化旅游的亮点。也必将更好的满足群众对旅游的要求、对文化的需求,在观赏襄阳汉江风光带的自然景观过程中,还能充分感受到襄阳汉江风光带的文化内涵。通过世界遗产这一名声,扩大襄阳城市的影响,树立城市的形象。



三、襄阳创建汉水古城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对策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是对襄阳山水风貌的最好写照,襄阳市区众多高品质的旅游资源都呈现出沿江分布的特征。以襄阳段的汉江为发展轴,整合沿岸1.5公里范围内的旅游资源,通过滨江游憩带的打造,可以在这十里长3里宽的带状范围内优先实现全域旅游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系统整合,是一个统筹旅游目的地各要素的全盘工程。而市场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系统整合有着决定性作用。其中,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是市场的吸引核。对资源进行功能定位,统筹两岸空间布局,借申遗之力,以汉水古城为核心吸引力,整合两岸资源,形成市区段汉江风光带品牌。新常态下供给特征逐渐转为需求决定型,围绕市场需求,推进夜游产品的开发,完善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优化游憩与接待的要素配置与配套。高度注重市场营销,以节事活动引爆旅游目的地。形成一个随市场变化,进行自动修正,实现生态、社会、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组织系统。

 (一)改革创新旅游管理,统筹汉江两岸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汉江襄阳市区段高度汇集了襄阳的优质旅游资源,航道通畅,公路便利,有利于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按照全域旅游“四主”和“两特”的标准,需要将资源做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的问题。(1)主打产品主要有:以古隆中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旅游产品,以襄阳古城为代表的古城文化旅游产品,以米公祠为代表的名人和书法文化旅游产品,以襄阳北街、陈老巷街区为代表的会馆码头和历史街区旅游产品,以鱼梁洲为代表的汉水文化体验区和洲岛旅游产品,以唐城和习家池为代表的古典园林和现代主题公园旅游产品。(2)汉江襄阳市区段的一江两岸区域已成为襄阳高品质旅游的集聚区,未来这里将产生1-2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一大批4A级旅游景区,旅游日益成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旅游业可以成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和主要品牌。(3)该区域内有古隆中、唐城两个4A级景区,襄阳古城和汉江码头两个中国世界遗产预备目录遗产点,是诸葛亮、释道安、习凿齿、孟浩然、米芾等襄阳名人生活和隐居的地方,资源禀赋特别高,涵盖了旅游六要素,是襄阳旅游产业覆盖面最广的区域。(4)该区域在旅游体制创新上先试先行,先后组建了襄阳隆中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襄阳古城管理委员会和襄阳岘山文化旅游区管理局,凸显了市委市政府对该区域旅游开发的重视。但对于如何高效的整合一江两岸资源依然存在挑战,建议以汉江河长制为依托成立襄阳汉江文化旅游协调委员,统筹汉江一江两岸的旅游发展问题。

(二)加快襄阳申遗步伐,打造汉水古城核心吸引力品牌

襄阳城墙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襄阳城墙与南京、西安等城墙一起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11]。在加快申遗软硬件建设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成立专门的申遗机构。从有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吸纳一些专家学者、如拾穗者等民间组织,负责城墙在申遗过程中的组织、宣传、管理和协调工作。二是加快建设城墙博物馆。城墙博物馆是申遗必需要件。为填补城墙博物馆的遗缺,充分发挥昭明台的作用,建议确定昭明台为襄阳市城墙博物馆。现阶段可抓紧建设襄阳市博物馆新馆,转迁现存于昭明台内的文物。三是加大申遗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社会舆论,使市民深刻意识到申遗对于城墙的保护与利用、襄阳城市形象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形成一种保护文物、爱护古城、拥护申遗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并与其他申遗城市相联合,多多开展学术研讨会、工作交流会等申遗活动。

自2015年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启动以来,湖北共有23个遗产点入围,其中襄阳有襄阳码头、襄阳城墙、山陕会馆、太平街商铺等四个点入围。保留了完好的历史结构襄阳码头是襄阳市的特点,樊城有23座,襄城有8座,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要求的“独特性”“唯一性”“真实性”“完整性”特质。将码头打造成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供市民休闲娱乐的文化景观。增强市民保护码头的意识。申报世界遗产对区域旅游营销具有形象功能、品牌营销、产品优化、价格策略、宣传促销和整体营销的作用[12]。但这样远远不够,襄阳需要一个特色的核心吸引品牌。以汉水文化和襄阳古城为核心吸引品牌,同时精心打造集水上观光、休闲、度假、运动、民俗等多元化的复合旅游产品体系,将汉江旅游风光带建设成襄阳市的旅游精品,汉江旅游的明珠,全国著名的江河旅游目的地,从而促进襄阳成为重要的滨江型全域旅游目的地。

(三)整合汉江沿岸资源,加快形成市区段汉江风光带品牌

旅游业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心城市,襄阳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整合,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拳头,尤其是作为襄阳古城所在的市区,更是缺乏大手笔的谋划和重量级的文化旅游产品[13] ,在整合汉江资源时我们应以汉江为发展轴,深入挖掘汉江沿岸的资源,建立汉江游步道,具体表现为通过滨江大道建设、河堤整治、棚户区改造和城市风道建设,构建通达汉江的交通网络。构建水陆转换的旅游换乘体系,丰富襄阳旅游观赏方式[14]。在襄城沿岸:开辟古隆中通往汉江道路;在万山解佩渚建立“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的浪漫沙洲公园;老龙堤是襄阳治水文化的产物,可在河堤景观化改造的过程中,增设相关龙王崇拜、治水英雄的人文故事,使整个老龙堤的绿色环境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和谐自然,同时完善其经济、生态、文化、交流、休闲、教育功能;在襄阳古城池开发上以北街和荆州古治街为轴,再现古城风貌;整治昭明台至习家池,临汉门沿江到习家池道路,整合唐城、岘首山、习家池、孟浩然文化景区、谷隐寺、凤林古渡、观音阁等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在景区内设电瓶车环路和绿道。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在樊城区:丰富月亮湾公园的旅游接待和服务功能;对米公祠与车桥厂旧址、柜子城遗址整合开发;打造樊城书法主题的创意园区;整合樊城汉江一桥至庞公大桥之间会馆(山陕会馆、抚州会馆和小江西会馆),陈老巷以及滨江的码头,再现老樊城的商业辉煌。加快汉江水上游乐项目的建设,包括水上游轮、鱼梁洲水上摩托艇、皮划艇,汉江滨江亲水休闲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形成联合襄城樊城鱼梁洲于一体的襄阳市区段滨江旅游带。整体提升襄阳的旅游形象,形成市区段的汉江风光带品牌,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使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幅度扩大。建设旅游目的地,首先要挖掘各种有形、无形、可交谈、可见和可玩的旅游资源,按照情景、体验和娱乐的方式创造性地设计旅游模式,归纳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形成旅游产品体系。有机利用资源和产品。通过市场、品牌等多个维度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四)完善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产业链是为了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利益围绕旅游者活动所产生的综合产业集群。旅游业中的不同企业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功能,形成了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完善旅游产业链,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和深加工水平,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是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发展交通、旅游、住房、食品、购物、娱乐等旅游要素,因地制宜进一步发展商务、学习、会议、展览、体育等延伸产业,形成完整的、可扩展的旅游产业链,以及“目的地”体系,实现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实现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的融合,成为旅游的引擎。吃是人们在休闲旅游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美食街可以成为一个区域的吸引物和记忆点。襄阳需要特色的美食街,就像武汉的户部巷,西安的回民街一样,襄阳拥有自己的特色饮食,如牛肉面、黄酒等,而“一桥头”是襄阳的回民街,过去回民从这里登上汉江中游最大的码头——商埠樊城,他们聚集在友谊街,以宰牛、卖牛肉为生。如今樊城一桥头成为了襄阳最正宗的牛肉面馆聚集地,打造樊城一桥头的牛肉面一条街,游客能亲眼看见牛肉面的整个制作流程,品尝襄阳的地道美食。除此以外,在樊城一桥头的对岸,有着以大虾而出名的闸口大虾一条街。对于美食街的打造在建筑风格上要统一而有特色,也要做好宣传和卫生管理。与此同时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如湖北文理学院的两汉代风格的校园建筑以及诸葛亮校园文化,米公路小学书法特色校园建设,荆州街小学楹联文化打造、程河镇小学的柳编文化进校园等,都能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15],逐渐扩展产业链。社区旅游产品应得到大力开发,如胡同旅游,家庭文明旅游,亲子旅游,尊重老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塑人们的和谐文明生活方式。实现旅游业与工农业、商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的联动整合,充分发挥旅游、宣传、教育的引擎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和目的地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推进夜游产品开发,延长游客在襄停留时间

全域旅游中延伸出了“时间全域化”、“空间的全域化”“产业全域化”的概念。其中,“时间地域性”就是要关注国际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建设,24小时不间断。游客停留时间一直是衡量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过夜率的高低更是对于旅游的综合收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夜晚也更容易让游客爱上景区,两者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旅游景区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区域旅游合作的加强,统一旅游区和旅游点在旅游线路上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停留时间和住宿率上。一方面,由于景区硬件接待设施的普遍改善,另一方面,游客的需求也上升到了更高的水平。游客的停留和住宿需要更充分的理由。游客能否“留宿”更多地取决于夜间旅游项目的设计。 目前襄阳的夜游项目以汉江夜游“汉水女神号”,唐城演艺《盛世唐城之大唐倚梦》,隆中草庐诸葛亮实景演出为主,可以加强对夜游项目的创意设计,吸引游客,同时加强接待设施建设,留住游客。古街巷可作为古城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修复管家巷、陈侯巷、冯家巷等古街巷,以管家巷子的改造为契机,打造北街管家巷子,建设古典客栈、老茶馆、咖啡吧、艺术展览馆等店铺及建筑,融入“醉襄阳、慢生活、很休闲”等元素,将其打造成为特色文化休闲街区。将居住型房屋打造功能各异,并建立一套襄阳本地的民宿管理标准,对旅馆的床位和餐饮提出指导,在游客中心提高相应的宣传信息[16],能够为游客提供一定住宿空间,并带来具有襄阳特色的休闲体验。

(六)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完善目的地要素配置与配套

全域旅游不仅对目的地的硬件支撑水平提出了要求,而且更加重视营造“旅游环境无处不在,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旅游氛围,其中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两方面的任务。 全球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从过去的酒店向景区“两点一线”服务向旅游前、中、后服务全过程的转变。完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增加城市旅游公交线路。打造襄阳滨江特色小吃街,传承襄阳地方特色食品;建设滨江特色民宿,例如以三国为主题的特色民宿;建设滨江步行道,享受襄阳慢生活;加快沿江旅游景点建设,现代主题景点与山水景点相结合。除此之外,完善旅游交通换乘系统,增设城市旅游公交专线[17],沿通往景区的道路布置,建设一批旅游厕所,并对甲级景区和星级酒店的厕所进行升级改造,达到标准。促进车站、机场综合服务台、公路服务区相关资源整合,增强旅游咨询和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服务网络。启动车站、景区等旅游集散中心互联网无线覆盖工程启动城市旅游数据库建设,积极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

(七)高度重视市场营销,以节事活动引爆旅游目的地

从营销角度提高竞争力需要一个强大的营销团队和一个高效的营销系统,以抓住和利用市场机会。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它与宣传,宣传,宣传和报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现代的两微一网一端,建立完善的营销平台多方面的吸引游客。而通过抖音营销,公众人物的直播活动等也能对襄阳起到宣传作用。现代中国的节日总是以“文化和经济歌唱”为主。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和地方投资促进。现代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机,即把旅游作为节庆活动的亮点。城市已经形成了“名城节”的现象。一个节日使一个城市繁荣起来。青岛、南宁和潍坊都是代表。对于襄阳而言,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襄阳马拉松赛等系列活动的成功举行,其收获的人气与关注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襄阳已经举办众多节事活动中,尤以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和襄阳国际马拉松赛最具代表性。建议在每年的十一前后,定期将“一节一赛”持续办下去,这样就可以在九月下旬只十月中旬形成近一个月的旅游“黄金月”。同时,可以考虑将鱼梁洲环洲路作为“襄马”的永久赛道,形成马拉松系列产品。在鱼梁洲打造向阳本地特色民俗节日——穿天节[18]。依靠这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来点燃旅游目的地。任何开发和建设最终都必须通过市场进行测试。良好的营销方式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们了解襄阳,爱上襄阳,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求开发商对营销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设立营销部门、制定专业人员,制定合理、科学、详细、可行的营销计划。针对重点市场深入推进营销及宣传工作。

(八)实施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社会、制度环境。

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深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旅游业,全域旅游目的地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民生的包容性增长。生态是旅游目的地管理和开发的基础和前提。生态保护是一切旅游活动必须遵守的第一准则。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友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推动旅游活动的顺利展开。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必须有高度的社区支持和居民参与。当地人的友好和热情可以成为游客留下的原因;制度环境主要取决于旅游目的地的管理体制和力度以及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从而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消费秩序。襄阳在创建滨江型全域旅游目的地时要把生态文化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不搞大开发 共抓大保护”从法律层面解决生态保护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建立加强保护与有效开发的良性互动机制,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旅游利用方式,尽量减少对汉江的危害,确保旅游用地的科学供应。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绿色旅游消费,全面改善旅游环境,支持创建一批生态旅游景区、旅游村和汉江风景名胜区。加强旅游综合监管,确保文明旅游。



参考文献:
[1] 李金早. 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J]. 领导决策信息, 2017(5):16-17.

[2]襄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加快襄阳旅游目的地建设.[EB/OL].[2019-02-20]. http://www.xfsrd.gov.cn/lzzd/dcyj/201902/t20190220_1581871.shtml

[3] 华丽, 沈伟丽, 荀琳. 全域旅游发展文献综述[J]. 科技风, 2017(8):274.

[4]国家旅游局.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EB/OL].[2017-08-24]http://www.crttrip.com/showinfo-6-2554-0.html 

[5] 黄昭委. 新常态下日喀则旅游发展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西藏发展论坛, 2016(2):74-80.

[6] 石培华. 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J]. 西部大开发, 2016(11):102-104.

[7] 李金早. 何谓“全域旅游”[J]. 西部大开发, 2016(11):101-102.

[8] 朱运海. 汉江流域湖北段特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 37(2)65-69.

[9]福清市文体局.文化经纬丨“文化+旅游”精彩无限!《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EB/OL].[2018-04-09]http://www.sohu.com/a/227715305_480286

[10]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襄阳:建设国家沿江生态经济发展样板区.[EB/OL].[2018-10-26].http://wemedia.ifeng.com/84069522/wemedia.shtml

[11]襄阳党建网.关于加强襄阳古城保护利用的调查与思考.[EB/OL]. [2017-11-29].http://www.xydjw.gov.cn/publish/cbnews/201711/29/cb34028_1.shtml

[12] 颜丽丽;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13]朱运海.襄阳文化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14]赵娟. 基于电子商务的旅游景区营销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15]余彤.旅游目的地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构建[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26(05):61-64.

[16]张立明. 环城市游憩开发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7]郭发友,刘爱民.古城襄阳创业忙[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2(08):26-27.

[18]朱运海.经济新常态下襄阳旅游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 37(2):24-29.





作者简介:

朱运海,湖北文理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副教授

襄阳市文化襄阳研究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专业研究会主任

单位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97号。










上一篇:关于启动邓城大遗址公园建设的建议

下一篇:聚合汉江两岸资源 打造襄阳城市客厅 (下)

襄阳市文化襄阳研究会.. | 襄阳市文化襄阳研究会.. | 关于我们

襄阳市文化襄阳研究会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铁佛寺路57号原电大院内

电话:0710-3536856 18186266472

邮箱:1289197865@qq.com